辊道通过式抛丸机日常维护有哪些注意事项?
辊道通过式抛丸机的日常维护对于设备稳定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及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。以下是日常维护的关键注意事项,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说明:
一、机械部件维护
1. 抛丸器系统
叶轮与叶片检查
每天开机前检查叶轮、叶片磨损情况,若叶片磨损超过厚度的 1/3 或出现裂纹,需及时更换(叶片需成对更换,确保动平衡)。
检查叶轮固定螺栓是否松动,避免高速旋转时部件脱落引发故障。
定向套与分丸轮调整
定向套窗口磨损扩大至原尺寸的 1.5 倍时需更换,确保弹丸喷射方向准确。
分丸轮磨损导致弹丸分布不均时,需及时调整或更换,避免抛丸效果不均匀。
2. 辊道系统
辊道运转检查
开机后观察辊道转动是否顺畅,有无卡滞、异响或跑偏现象。
定期清理辊道表面及两侧堆积的弹丸、氧化皮等杂物,避免磨损辊道轴承。
轴承与链条维护
每周对辊道轴承加注润滑脂(根据设备说明书选择适配油脂),链条需定期涂抹润滑油,防止锈蚀和过度磨损。
检查链条张紧度,确保传动平稳,避免跳链或脱链。
3. 提升机与分离器
提升机皮带 / 链条
检查提升机皮带(或链条)是否松弛、跑偏,皮带接头是否牢固,如有破损需及时修补或更换。
清理提升机底部积丸,避免因堵塞导致皮带打滑或电机过载。
分离器效果调整
观察分离器料幕均匀性,调整帘幕厚度(通常 30-50mm)和风速(通过调节风门),确保弹丸与杂物有效分离。
定期清理分离器内的杂物(如铁块、螺栓等),防止堵塞筛网。
二、电气与控制系统维护
1. 电机与电缆
检查各电机(抛丸器、辊道、提升机等)运行时的温度和噪声,若温升过高或有异常声响,需停机排查原因(如轴承缺油、负载过大)。
查看电缆接头是否松动、老化,确保接地保护可靠,防止漏电或短路故障。
2. 控制系统
每日检查操作面板指示灯、按钮是否正常,显示屏显示是否清晰,参数设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。
定期清理控制柜内灰尘,避免粉尘堆积影响电气元件散热,引发接触不良或短路。
三、弹丸与除尘系统维护
1. 弹丸管理
弹丸存量监控
保持丸料仓存量在 1/2-2/3 范围内,避免因缺丸导致抛丸器空转磨损,或过量导致提升机过载。
定期补充新弹丸(根据磨损情况,通常每周补充一次),并清理废旧弹丸及杂物(可通过磁选或筛分装置分离)。
弹丸类型匹配
确保使用符合设备规格的弹丸(如钢丸直径、硬度),不同材质工件需调整弹丸类型,避免过度磨损或抛丸效果不足。
2. 除尘系统
滤芯 / 布袋清洁
每天观察除尘器压差表,若压差超过设定值(如 1.5kPa),需反吹清洁滤芯或更换布袋(根据粉尘浓度,每 1-3 个月检查一次)。
清理除尘器灰斗内的积灰,防止堵塞排灰口或影响除尘效率。
风机与管道检查
检查风机运转是否平稳,叶轮是否积尘,定期清理风机内部及管道弯头处的粉尘,避免阻力增大或风机振动。
四、安全与环境维护
1. 安全防护装置
检查设备门体密封胶条、安全锁是否完好,确保抛丸室封闭严密,防止弹丸飞溅伤人。
急停按钮需每日测试,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停机。
2. 工作环境整理
及时清理设备周边地面的弹丸和杂物,保持通道畅通,防止人员滑倒或绊倒。
定期检查设备基础地脚螺栓是否松动,避免设备振动导致部件移位或损坏。
五、维护记录与故障排查
建立维护台账
详细记录每日维护内容(如更换部件、润滑时间、故障处理等),便于追溯设备运行状态和制定周期性维护计划。
故障预判与处理
若发现抛丸效果下降、设备振动加剧或异常声响,需立即停机检查,优先排查易损件(如叶片、轴承、皮带),避免故障扩大。
六、周期性深度维护建议
维护周期 维护内容
每周 全面检查各润滑点,清理设备内部积丸和杂物,测试安全装置功能。
每月 检查抛丸器叶轮动平衡,校准分离器风量,更换磨损严重的密封件。
每季度 检测电机绝缘性能,清洗轴承,全面调整辊道平行度和链条张紧度。
每年 整机除锈防腐,更换老化电缆,对控制系统进行程序优化和参数校准。
通过以上维护措施,可有效提升辊道通过式抛丸机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,降低停机故障率,同时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和车间环境整洁。维护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要求,若涉及专业技术问题(如电气改造、大型部件更换),建议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协助处理。